数字化首先是个技术概念,是指将任何连续变化的输入如图画的线条或声音信号转化为一串分离的单元,在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而在今天,人们对于数字化概念的理解,特指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的转化,数字技术是一个分水岭,把人类从工业社会带入数字社会。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数字化本质特征有三个:
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中表达了一个思想,他认为互联网的特性就是所有东西都可以复制,这就会带来如他在诠释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技术两个特性——随身而动和随时在线——那样,人们需要的是即时性连接体验。这个思想观点,帮助我们理解数字化“连接”的本质特征。
本质特征二:共生——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融合。
数字化技术是关于连接选择的问题,与谁连接,何时连接,所以,一些人认为,数字化路径更接近于电脑游戏而不是历史叙事,不再是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用洛西科夫(Douglas Rushkoff)的观点,“数字化时间轴不是一个时刻过渡到另一个时间,而是从一个选择跳到另一个选择,停留在每一个命令行里,就像数字时钟上的数字一样,直到做出下一个选择,新的现实就会出现在眼前。”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在数字化时代,变化与迭代动荡剧烈,更迭与颠覆频繁多变,“黑天鹅”满天飞,让人应接不暇。因为数字化本身,过去与未来都压缩在当下,更多维度,更大复杂性交织在一起,不仅仅是变化,变化本身的属性也发生了改变。
信息时代,快速变化、信息过载等等的影响,导致人们最关注价值感知。产品的价值与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人们不再单纯去关注效率与速度,因为变化的速度已经成为一个基本要素,更加需要关注的是,当下为人们的生活和意义赋予的价值是什么?附加值会有多高?一切都变得完全不同了。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消费革命、在线繁荣,以及对传统行业的不断冲击之后,数字化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观点、一个概念和一种存在,这也是我们需要去认识数字化的核心关键。理解数字化,已经成为理解我们所生活世界的一个基本生存状态。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时间价值改变,可以通过一个产品累积到5000万用户所需要的时间变化来感受。

数字化的三个本质特征“连接”、“共生”、“当下”,是区分数字化生存与工业时代的根本不同之所在。
理解数字化的本质,可以归结为三句话:连接改变了生存方式,共生改变了发展方式,当下改变了价值方式。
数字化背景下,一切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变化。在这个新旧交叠的时代,新组织和新个体如何实现价值共生?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思考和感悟,让我们为彼此赋能!共同成长!
点赞数前三名的留言,我们将分别送出花老师亲讲《价值共生》视频书一本!

-
陈春花: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四个要件 -
陈春花最新观点 |「躺平」的出现,背后是亟待重构的组织价值 -
陈春花:要成为领导者,必须先学会领导自己 -
陈春花:管理就是向下负责 -
陈春花:启动新的一年,从回归经营基本面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