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观心相】大约30年前,政治上高度互不信任的五个核大国,如何在核禁试条约面前自证清白,苛刻的前提是不允许他国人员与他国设备介入。科学家们最后达成的共识是,在本国的试验场周边布置三个以上地震仪,地震数据与GPS测到的时间与位置数据实时捆绑后去做哈希计算,再用地震波的时空自洽规律识破任意方式的非可信行为。

这个时代的革命强度可能是互联网革命的十倍、百倍。互联网时代只是信息交换的时代,而区块链时代有了价值的交换,我们可以产生数据的市场,每个人拥有自己的数据,然后在交换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价值。这个伟大的时代,我用一句话来描写,就是「 In Math We Trust 」。

我们都理解货币的价值在于共识。那么人类所有的知识当中,哪一个大家最容易达到共识?显然不是经济学,不是法律学,不是政治学,不是化学,不是生物,甚至也不是物理,最容易达到共识的是数学。区块链中,底层是数学,中层是法律,上层是经济行为。社会科学一直找不到根本的数学原理,可能的确是不容易找到,因为很多经济行为建筑在人的不理性上。

到了区块链的时代,最根本的经济行为,就是信任的机制,建立在数学之上。整个生产关系都会被改变,但是它的核心是要有一个基石,就是数学原理。然而,当前的区块链技术难以同时实现“去中介、保安全、高效率”三项目标,被称为遇到“三元悖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运用类似于北斗短信之类的物理学方法,有可能突破这一瓶颈。

通过数学和物理的方法来破解:区块链“三元悖论,且听李幼平院士分解。

原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谈如何破解区块链“三元悖论

来源: 科学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谈如何破解区块链“三元悖论”

当前的区块链技术难以同时实现“去中介、保安全、高效率”三项目标,被称为遇到“三元悖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运用类似于北斗短信之类的物理学方法,有可能突破这一瓶颈。
当前各种区块链方案的科学本质,是一种依托哈希变换的自证可信的数学自洽,它可以做到以接近1的概率拒绝一切形式的网络攻击,为网络空间安全提供一线全新的希望。
然而,网络空间涉及全人类,用户数目的基数极大,哪怕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失误也是不容许的。
在李幼平看来,区块链的“三元悖论”中“保安全”仍然是发展瓶颈,急需首先突破。
“北斗短信”是中国版本全球定位系统中的一项独特的发明,它除了可以把哈希自洽的数据区块直接广播给地球上的任意节点,还可以同时提供时空自洽的真实位置。
“哈希自洽杜绝内容篡改,时空自洽杜绝地址造假,数学、物理两类自洽相互印证,将填补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漏洞。”李幼平说。
其实,数学、物理两类自洽相互印证,破解人类互不信任的问题,已有先例可考。
大约30年前,政治上高度互不信任的五个核大国,如何在核禁试条约面前自证清白,苛刻的前提是不允许他国人员与他国设备介入。科学家们最后达成的共识是,在本国的试验场周边布置三个以上地震仪,地震数据与GPS测到的时间与位置数据实时捆绑后去做哈希计算,再用地震波的时空自洽规律识破任意方式的非可信行为。
李幼平表示,数学、物理双自洽,逐步破解人类的各种互不信任,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科学目标。
据了解,我国科学家近期已经做了一些前期准备。比如重新定义数据区块,用国家标准《统一内容标签》(UCL,GB/T35304-2017)作为新区块,1千字节的数据短包含人、事、物、时、地等五要素物证代码,做到自证真实,拒绝地址造假与数据篡改,保证网络安全。
此外,我国首颗高通卫星实践十三号创造免中介的静默存储隐私环境,支持区块链技术引领中国已经建成的350万个4G基站,满足国家对网络安全的关切,起到“借天领地”战略效果。
李幼平告诉记者,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自2015年起,先后设立“国家第二网络战略研究”、“网络空间共享共治战略”等咨询项目,支持北京大有数字资源有限公司通过天基设施,建立覆盖全国的实验环境,验证《统一内容标签》(UCL)数学自洽、物理自洽、语义自洽的效果,验证“借天领地”的战略创意,取得了首批有意义的成果。
“希望我国的区块链研究团队利用己建成的全国性实验环境,共同探破解区块链‘三元悖论’的科学途径。”李幼平说。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