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观心相】大约30年前,政治上高度互不信任的五个核大国,如何在核禁试条约面前自证清白,苛刻的前提是不允许他国人员与他国设备介入。科学家们最后达成的共识是,在本国的试验场周边布置三个以上地震仪,地震数据与GPS测到的时间与位置数据实时捆绑后去做哈希计算,再用地震波的时空自洽规律识破任意方式的非可信行为。
这个时代的革命强度可能是互联网革命的十倍、百倍。互联网时代只是信息交换的时代,而区块链时代有了价值的交换,我们可以产生数据的市场,每个人拥有自己的数据,然后在交换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价值。这个伟大的时代,我用一句话来描写,就是「 In Math We Trust 」。
我们都理解货币的价值在于共识。那么人类所有的知识当中,哪一个大家最容易达到共识?显然不是经济学,不是法律学,不是政治学,不是化学,不是生物,甚至也不是物理,最容易达到共识的是数学。区块链中,底层是数学,中层是法律,上层是经济行为。社会科学一直找不到根本的数学原理,可能的确是不容易找到,因为很多经济行为建筑在人的不理性上。
到了区块链的时代,最根本的经济行为,就是信任的机制,建立在数学之上。整个生产关系都会被改变,但是它的核心是要有一个基石,就是数学原理。然而,当前的区块链技术难以同时实现“去中介、保安全、高效率”三项目标,被称为遇到“三元悖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运用类似于北斗短信之类的物理学方法,有可能突破这一瓶颈。
通过数学和物理的方法来破解:区块链“三元悖论,且听李幼平院士分解。
原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谈如何破解区块链“三元悖论
来源: 科学网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