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全国广播广告收入10强
2010年,传统媒体之外的互联网、手机电视、移动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快速崛起,中国广告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国内广告市场的稳步增长。挑战与机遇并存,传统媒体中的广播媒体借助三网融合下的资源整合机遇,深化机制改革,创新节目形式和播出渠道。同时,各级广播电台利用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等多种手段,实现了广告收入的快速增长。
2010年,广播广告收入增长26%,大大高于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平均增长率。2009年度,本刊亦发布了全国广播广告收入十强榜,彼时1.83亿元便可入榜,而2010年,入榜门槛已提高至2.4亿元。
1、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广告:7.1亿元
第一印象:整合资源,全面转型
2010年,北京电台继续深化制播分离,不断加强内容创新,利用自身的节目内容优势,积极向京外进行内容输出,进一步增强了品牌影响力。
同时,北京电台顺应媒介融合趋势,在多媒体应用方面不断升级,逐步由内容生产者和制作者向信息集纳者转变。2010年,北京电台开播了DAB视频频道并上线手机WAP网站,同年3月,北京电台开通了问城网,该网依靠Web2.0技术,将“网台互做,以台为主”的理念贯彻到网络建设和使用当中,发挥背靠广播电台、拥有内容资源和政府支持背景的独特优势,服务广播节目,整合资源,并在实现北京全境广播数字化的基础上,推出推送式广播服务,使终端产品大大丰富。
2、上海广播电视台
广播广告:4.55亿元
第一印象:搏击市场,铸造品牌
随着制播分离改革的深化,上海广播电视台在广播内容制作和广播广告经营业务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市场主体,进一步面向市场,定位于市场。据统计,2010年1~9月,负责经营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全部11套广播频率广告业务的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广告创收超去年同期40%以上。其中2010年9月份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以上。
2011年,上海广播广告将进一步细化品牌集群代理政策、单一品牌政策、新品政策,激活市场,精细化管理;利用市场优势和各频率着力为品牌提供线上线下的整合营销项目,力争成为品牌在广播媒体表现的最佳推广高地。
3、江苏广播电视总台
广播广告:4.14亿元
第一印象:立足新闻,视听互动
2010年,以强化新闻宣传为价值取向之一的江苏电台综合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江苏电台充分利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资源,借助电视和新媒体加强新闻宣传。作为全国第一家电视和广播深度合作、有机联动的强势传媒,江苏新闻广播与江苏城市频道在资源共享、社区网络建设、人才交流、活动推广和新闻联动等方面亲密携手,以《零距离》为代表的城市频道的优质内容资源在FM93.7江苏新闻广播二度开发。
与此同时,作为江苏省广播媒体的领头羊,江苏电台积极倡议江苏省内各级电台“抱团发展”,并发起成立了江苏广播新闻协作网,初步实现了新闻资源共建、共享的格局,实现了新闻资源的最大化。
4、天津广播电视集团
广播广告:4.1亿元
第一印象:绿色经营,长远发展
2010年,天津电台集中整治违规广告,净化广告市场。一批社会反应强烈、夸大效果的医疗、医药广告已得到遏制。电台广告经营中心制定出规范电台医疗药品广告的长效机制。在实施整改方案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政策从严导致的客户流失和代理公司所承担的经营风险,积极与代理公司开展座谈,引导客户遵照规定改进广告策略、更换广告文案,确保广告市场在平稳运行中得到净化。
同时,天津电台开发出多种形式的广告产品。多种广告形式获得市场认可,丰富了广告式样,也对时间压力较大的黄金广告时段起到分流作用。
5、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
广播广告:3.79亿元
第一印象:深化改革,全力突破
2010年,广东电台以六个突破为目标,即打造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有新突破;经营体制创新、广告结构调整要有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分配制度要有新突破;抢占制高点、开创新媒体要有新突破;开展联合发展、拓展产业要有新突破;瞄准中心区域,扩大有效覆盖要有新突破。
2010年,广东电台全面推行集约化经营,全台所有频道的广告创收由广告部负责,频率不再参与经营工作。广告制作、广告编排、广告统一上下载全部在广告部完成,经营管理中心履行广告监管职责。
6、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广告:3.45亿元
第一印象:随需而动,创意领先
2010年,深圳电台依托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打造多媒体形态的广播,开通了网络收听、手机定制等多媒体服务。在尝试新形态广播的同时,深圳电台新打造了一批精品节目。《民心桥》、《亲爱的“相亲们”》、《行走的耳朵》、《读家新闻》、《深圳达人帮》,以及广播线下项目“车主帮”等节目与项目创意超前,形式新颖,为广播带来了新的、年轻一代的收听群体。
深圳电台坚持广播的“本地化”核心价值,坚持服务理念,坚持“三贴近”,尤其强调广播要为听众提供及时、持续的“信息流”,深度介入听众的实际生活。通过“轻启动、巧操作”的办法,办出了成本低但社会效果、市场效应俱佳的“聪明智慧”的广播。
7、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广播广告:2.89亿元
第一印象:调整定位,走近受众
2010年,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的7个广播频率面向受众,进一步调整、明确了各频率定位。FM104.5在2009年12月转型为女主播电台。2010年,该频率围绕清晰的个性、时尚、品质的频道定位和节目设计,经营实力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交通之声通过运作全新的播出形态和新颖的节目形式赢得了众多听众的认可,全年广告收入突破1亿元。
2010年,浙江电台还加大活动营销力度,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和推广大型活动,各频率进一步明确了定位,锁定了目标群体,扩大了影响力,有效地推广了节目内容和频率、电台品牌。
8、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广告:2.83亿元
第一印象:细化管理,创新经营
2010年黑龙江电台广播广告经营工作在“一种传输,四种到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服务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通过整合全台经营资源成立的广告经营中心及经营管理部,有力推进“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经管分离、集中操作”机制的深入实施。
通过对主体产业的科学谋划,黑龙江电台为客户全力打造四位一体保障体系,建立起“1+4”投放到达应急指挥体系和敏锐的市场洞察系统,制定了节目进入、退出机制,为广告经营工作明确了号召力。通过“哈尔滨国际啤酒节”、“龙广爱心节”等活动营销,持续推进品牌战略,对广告创收形成了强势拉动,为广告经营工作积聚了爆发力。
9、陕西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广告:2.5亿元
第一印象:新闻改革,台网互动
2010年,陕西电台进一步推进“新闻大提速”。以“陕广新闻”开播为标志,改变广播传统,升华新闻理念,新闻大提速、机制大转型的工作告一段落。“陕广新闻”全天24小时连续滚动直播,在省级电台中第一个做到了轮盘式滚动,构建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大餐”的强势平台。
在新闻报道中,陕西电台通过对突发事件急速跟进,反应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了突发事件急速跟进的机制。电台还加强了网络新闻平台的建设,使广播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图文、声音、视频迅速传向全国乃至世界。
10、山东广播电视台
广播广告:2.4亿元
第一印象:管理创新,战略转型
2010年,山东电台立足“管理就是效益”的理念,从不断完善经营管理系统入手,力促全台广告经营向管理要效益,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合同及播出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审核监听系统”、“绩效考核系统”以及“数据分析系统”,形成了一整套由粗放经营向精细化运作的管理体系。
山东电台以市场为本位,立足频道专业优势,整合社会强势代理资源,向多元化营销渠道要效益。积极实践宣传与经营“两分开”, 以做大做强广告经营为主业,创新增长方式,切实推进产业研发和升级,提高山东电台持续盈利的能力,实现由“大台”向“强台”迈进的战略转型。
责任编辑:温 静
2010年,广播广告收入增长26%,大大高于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平均增长率。2009年度,本刊亦发布了全国广播广告收入十强榜,彼时1.83亿元便可入榜,而2010年,入榜门槛已提高至2.4亿元。
1、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广告:7.1亿元
第一印象:整合资源,全面转型
2010年,北京电台继续深化制播分离,不断加强内容创新,利用自身的节目内容优势,积极向京外进行内容输出,进一步增强了品牌影响力。
同时,北京电台顺应媒介融合趋势,在多媒体应用方面不断升级,逐步由内容生产者和制作者向信息集纳者转变。2010年,北京电台开播了DAB视频频道并上线手机WAP网站,同年3月,北京电台开通了问城网,该网依靠Web2.0技术,将“网台互做,以台为主”的理念贯彻到网络建设和使用当中,发挥背靠广播电台、拥有内容资源和政府支持背景的独特优势,服务广播节目,整合资源,并在实现北京全境广播数字化的基础上,推出推送式广播服务,使终端产品大大丰富。
2、上海广播电视台
广播广告:4.55亿元
第一印象:搏击市场,铸造品牌
随着制播分离改革的深化,上海广播电视台在广播内容制作和广播广告经营业务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市场主体,进一步面向市场,定位于市场。据统计,2010年1~9月,负责经营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全部11套广播频率广告业务的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广告创收超去年同期40%以上。其中2010年9月份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以上。
2011年,上海广播广告将进一步细化品牌集群代理政策、单一品牌政策、新品政策,激活市场,精细化管理;利用市场优势和各频率着力为品牌提供线上线下的整合营销项目,力争成为品牌在广播媒体表现的最佳推广高地。
3、江苏广播电视总台
广播广告:4.14亿元
第一印象:立足新闻,视听互动
2010年,以强化新闻宣传为价值取向之一的江苏电台综合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江苏电台充分利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资源,借助电视和新媒体加强新闻宣传。作为全国第一家电视和广播深度合作、有机联动的强势传媒,江苏新闻广播与江苏城市频道在资源共享、社区网络建设、人才交流、活动推广和新闻联动等方面亲密携手,以《零距离》为代表的城市频道的优质内容资源在FM93.7江苏新闻广播二度开发。
与此同时,作为江苏省广播媒体的领头羊,江苏电台积极倡议江苏省内各级电台“抱团发展”,并发起成立了江苏广播新闻协作网,初步实现了新闻资源共建、共享的格局,实现了新闻资源的最大化。
4、天津广播电视集团
广播广告:4.1亿元
第一印象:绿色经营,长远发展
2010年,天津电台集中整治违规广告,净化广告市场。一批社会反应强烈、夸大效果的医疗、医药广告已得到遏制。电台广告经营中心制定出规范电台医疗药品广告的长效机制。在实施整改方案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政策从严导致的客户流失和代理公司所承担的经营风险,积极与代理公司开展座谈,引导客户遵照规定改进广告策略、更换广告文案,确保广告市场在平稳运行中得到净化。
同时,天津电台开发出多种形式的广告产品。多种广告形式获得市场认可,丰富了广告式样,也对时间压力较大的黄金广告时段起到分流作用。
5、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
广播广告:3.79亿元
第一印象:深化改革,全力突破
2010年,广东电台以六个突破为目标,即打造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有新突破;经营体制创新、广告结构调整要有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分配制度要有新突破;抢占制高点、开创新媒体要有新突破;开展联合发展、拓展产业要有新突破;瞄准中心区域,扩大有效覆盖要有新突破。
2010年,广东电台全面推行集约化经营,全台所有频道的广告创收由广告部负责,频率不再参与经营工作。广告制作、广告编排、广告统一上下载全部在广告部完成,经营管理中心履行广告监管职责。
6、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广告:3.45亿元
第一印象:随需而动,创意领先
2010年,深圳电台依托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打造多媒体形态的广播,开通了网络收听、手机定制等多媒体服务。在尝试新形态广播的同时,深圳电台新打造了一批精品节目。《民心桥》、《亲爱的“相亲们”》、《行走的耳朵》、《读家新闻》、《深圳达人帮》,以及广播线下项目“车主帮”等节目与项目创意超前,形式新颖,为广播带来了新的、年轻一代的收听群体。
深圳电台坚持广播的“本地化”核心价值,坚持服务理念,坚持“三贴近”,尤其强调广播要为听众提供及时、持续的“信息流”,深度介入听众的实际生活。通过“轻启动、巧操作”的办法,办出了成本低但社会效果、市场效应俱佳的“聪明智慧”的广播。
7、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广播广告:2.89亿元
第一印象:调整定位,走近受众
2010年,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的7个广播频率面向受众,进一步调整、明确了各频率定位。FM104.5在2009年12月转型为女主播电台。2010年,该频率围绕清晰的个性、时尚、品质的频道定位和节目设计,经营实力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交通之声通过运作全新的播出形态和新颖的节目形式赢得了众多听众的认可,全年广告收入突破1亿元。
2010年,浙江电台还加大活动营销力度,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和推广大型活动,各频率进一步明确了定位,锁定了目标群体,扩大了影响力,有效地推广了节目内容和频率、电台品牌。
8、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广告:2.83亿元
第一印象:细化管理,创新经营
2010年黑龙江电台广播广告经营工作在“一种传输,四种到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服务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通过整合全台经营资源成立的广告经营中心及经营管理部,有力推进“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经管分离、集中操作”机制的深入实施。
通过对主体产业的科学谋划,黑龙江电台为客户全力打造四位一体保障体系,建立起“1+4”投放到达应急指挥体系和敏锐的市场洞察系统,制定了节目进入、退出机制,为广告经营工作明确了号召力。通过“哈尔滨国际啤酒节”、“龙广爱心节”等活动营销,持续推进品牌战略,对广告创收形成了强势拉动,为广告经营工作积聚了爆发力。
9、陕西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广告:2.5亿元
第一印象:新闻改革,台网互动
2010年,陕西电台进一步推进“新闻大提速”。以“陕广新闻”开播为标志,改变广播传统,升华新闻理念,新闻大提速、机制大转型的工作告一段落。“陕广新闻”全天24小时连续滚动直播,在省级电台中第一个做到了轮盘式滚动,构建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大餐”的强势平台。
在新闻报道中,陕西电台通过对突发事件急速跟进,反应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了突发事件急速跟进的机制。电台还加强了网络新闻平台的建设,使广播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图文、声音、视频迅速传向全国乃至世界。
10、山东广播电视台
广播广告:2.4亿元
第一印象:管理创新,战略转型
2010年,山东电台立足“管理就是效益”的理念,从不断完善经营管理系统入手,力促全台广告经营向管理要效益,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合同及播出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审核监听系统”、“绩效考核系统”以及“数据分析系统”,形成了一整套由粗放经营向精细化运作的管理体系。
山东电台以市场为本位,立足频道专业优势,整合社会强势代理资源,向多元化营销渠道要效益。积极实践宣传与经营“两分开”, 以做大做强广告经营为主业,创新增长方式,切实推进产业研发和升级,提高山东电台持续盈利的能力,实现由“大台”向“强台”迈进的战略转型。
责任编辑:温 静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