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天得知广电发文喊停了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的形态(见文尾)。这对广电各持照单位来说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暂缓了互联网视频公司的凌厉进攻,比如PPTV那样的广告宣传在西单4号线换乘处,电梯里到处都有,同时也缓解了目前各持照单位在彼此地盘上的内斗,反过来,这也对广电内部有进攻力的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激活存量市场造成了阻碍。从此看,各持照单位还得抓紧这个时间窗口,尽快通过有力的扩张和资本的运作,完成原始用户积累,尽快获得和其他产业链合作的筹码,并尽快开放。

如此之大的产业链,不能仅仅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完成,小池塘养不了大鱼。以下是张磊先生的文章,以资参考。

【张磊先生简介】资深传媒人,原中国联通视频公司负责人。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策划,北京电视台制片人,美国EchoStar传播公司高级经理,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香港中文大学MBA。
free hit counters
青年人通过PC观看视频的时间已经逐渐超过了电视机,这就是广电网络面临的现状,根据CNNIC调查显示,36.1%的网络视频用户平均每天观看网络视频所花费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有66.8%的网络视频用户表示与以往相比,观看电视的时间明显减少,其中,有23.7%的用户现在基本不使用电视收看电视台的节目。由此可见,互联网视频正在侵蚀传统电视的空间。

另一方面,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未来的电视必须具备十大特性:

1.内容定制化;2.观众社交化;3.节目互动化;4.电视机internet化;5.节目3D化;6. 频道高清化;7. 观看便携化;8. 从线性播出到非线性播出;9. 广告投放地址化、个性化、精准化;10. 栏目App化。

面对这样的趋势,广电网络应该更加开放,以迎接新的挑战。

网络立体化:广电网络的资源是最好的,包括频率、政策、网络、光纤覆盖等等,根据广电总局的数据,目前全国有线电视光缆干线达333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达1.87亿,其中,数字电视用户8799万,双向覆盖用户近5000万。广电网络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光纤网络和用户资源,一方面,加速双向改造,给用户提供“内网”方式的高速宽带接入,另一方面,加速数字化改造,腾出更多的无线频率资源,同时积极申请特殊政策,利用“黄金频率”UHF、VHF频段开展无线宽带服务,从而建立起一张以广电光纤网络为基础、有线无线立体覆盖、以视频直播点播互动交互为目标的泛广电网。

终端家电化: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应该联合起来,开发基于Linux的机顶盒操作系统,制定标准,统一接口,统一业务形态,开放标准给所有终端生产厂商,通过竞争降低机顶盒的生产成本,同时把机顶盒的销售放在苏宁、国美、五星等电器卖场,使得机顶盒成为家用电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不同型号、不同功能、不同配置的机顶盒,用户只需要购买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卡就能观看电视,有线电视运营商因此有效地降低成本,把精力更多地投向网络升级、改造、整合更多的节目内容上,满足用户越来越细分的需求,这就是有线网络要做的。

平台开放化:发展增值业务,允许优质的数字内容在平台上发行。中国移动梦网模式的开放造就了电信行业增值业务的辉煌,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的开放汇聚了超过30万个应用,超过100亿次的下载量,同样,广电有线网络应该把基于机顶盒的视频、游戏、应用等等平台能力开放出来,形成终端、平台、应用、开发、计费、结算、服务等充分开放的产业链,让非广电机构也有积极性参与进来,同时,在可管可控的前提下,允许视频网站、节目制作机构等以CP/SP的方式租用广电IDC机房,利用这张高速网络运营自己的业务,满足数亿有线电视用户随时随地观看视频的需求,广电网络承担审核、推广、运营、结算等工作,以形成一个有竞争力、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总而言之,“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广电网络再不从电视行业转型到视频产业,再往更高的数字内容发行的战略转变,将会失去另外一次发展的好机遇。

===================================GGG==================================

通知明确,通过互联网经机顶盒(DVD机等)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均须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三网融合的有关要求,在经批准的试点城市,由广电部门另行组织。目前,国家广电总局没有批准任何一家单位可以通过互联网经机顶盒(或DVD机等)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