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分享
马云:感谢,感恩,敬畏
【导语】:有一个广告词说,理性,建设性,当下是我们的真需要! 我们都知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克服当下的浮躁心态,公司战略一旦确定之后踏踏实实做好,克服单调、平凡、枯燥、重复,把他们做到乐趣了你就伟大了。这个道理,马云这里有一个相当精辟和动情的阐述。
磨砺灵魂
我们怎样与犹太思维相遇?
我们怎样与犹太思维相遇?
文:张平
以色列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华文明与犹太文明的相遇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但中国人究竟如何与犹太思维相遇,中华文明如何在这种相遇中获得有益的长进,这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犹太思维,思维地球仪上的赤道
先绘制一个简略的人类思维地图,明白犹太人在哪里,我们自己在哪里。
思维的要点在于提问。对于一种思维的属性及其价值进行评判的基点是要看它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从这个基点出发,以希腊哲学为中心的西方思维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思维可以被看作是思维世界里的东西两极。希腊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世界是什么?中国哲学问的是:我们怎样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因此希腊哲学被总结为”求真式思维”,以追求真理为思想的终极目标;而中国哲学则被总结为”求道式思维”,以对为人处世之道的深入了解和娴熟运用为最高目标。 (更多…)
团队建设
认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认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文:楚流湘
1944年冬天,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铁壁合围,第三帝国覆亡在即。整个德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围里,经济崩溃,物资奇缺,老百姓的生活很快陷入严重困境。
对普通平民来说,食品短缺就已经是人命关天的事。更糟糕的是,由于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冬季非常寒冷,家里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根本无法挨过漫长的冬天。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只得允许让老百姓上山砍树。
你能想象帝国崩溃前夕的德国人是如何砍树的吗?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人们非但没有去哄抢,而是先由政府部门的林业人员在林海雪原里拉网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残的劣质树木,做上记号,再告诫民众:如果砍伐没有做记号的树,将要受到处罚。在有些人看来,这样的规定简直就是个笑话: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谁来执行处罚? (更多…)
团队建设
每周分享第10期:信念和梦想
信念和梦想
文:袁晞
纵观二百多年的美国大选,两位最后的竞选人大概没有像贝拉克·奥巴马和约翰·麦凯恩差别这么大的。最大的不同是一位是黑皮肤的非洲裔美国人,另一位是盎格鲁一萨克逊种族的白人。同时,奥巴马的家庭复杂,父亲在非洲有元配夫人和后来的白人妻子,母亲有与印尼丈夫的结婚和离异,有七八个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麦凯恩成长于传统的美国家庭,一父一母,一姐一弟,同宗同源。一家是普通老百姓,一家是两代海军上将;还有一个瘦、一个胖;一位年轻、一位年老;一个哈佛受的教育,一个是海军学院出身的军人,还在越南当过五年半战俘……如此等等。
每周分享
每周分享:第九期-詹姆斯·卡梅隆:失败是一个选项,畏惧不是
科幻的童年
我是看科幻小说长大的。高中时,我连坐校车上下学时都在读着科幻小说。这些书将我带到另一个世界,满足了我无止境的好奇。每当我在学校,我总是在树丛中寻找一些”标本”——青蛙、蛇、昆虫……我把它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总是试图认知这个世界,想找到它可能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