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灵魂
马云:我们追求那些有共同理想的平凡者
【导语】某老大说,企业和个人的成就依赖于:能力、方法、境界。遇到问题和事情,得迎上去,还要审时度势,判断能力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否则就得找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找不到好的方法,那一定是境界不够,这个时候要提升自己的境界,通过境界的提升,用1+1>2的整合思维来解决并创造出新的势。马大帅在这个层面上,确实是境界高人。
马云:再一次和新同事们谈谈看法
看了最近内网中各类有意思的讨论,私下里也听了很多老同事对今天新同事特别是那些80后,90后同事们的不理解和不满。前段时间我们讨论了感恩和敬畏之心,当然光有那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正确做事的方法,特别是做正确事的决心!对今天年轻人的浮躁和做事说话的态度,我深表理解,因为我们都这么年轻过。我觉得今天年轻人的态度我们也有部分责任,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明确告诉他们,我们阿里做事的方法和态度。 (更多…)
互联网电视
在云计算、三网融合的时代:电视重装上阵TV Reloaded@张秋野&林奥杰
重装(Reloaded),来自于电影《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 Matrix Reloaded》,是Neo以“觉醒之眼“巡游Matrix和Zion,同时体味机器与人类的疾苦,切身感悟全人类即将遭到灭亡的危机,深入反省人机关系的矛盾,最终回到Matrix,完成系统升级(Reloaded)使命的故事。“电视重装上阵”是说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电视,改变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并即将在社交网络、云计算、三网融合的时代,又一次焕发新的生命力。
(更多…)
磨砺灵魂
潭柘寺@陈洁
《潭柘寺》
我走进潭柘寺时才知道,我永远也走不进潭柘寺。
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潭柘寺的气势太恢宏,恢宏得带点霸气;太严谨于雕琢,雕琢一如山庄别墅,就连回响在山间的梵乐,也失于清淡,显得过于浓烈而深刻,让人感到压迫,少了佛家的大气和从容。我不明白,这座以“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雄视京城,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浸泡出来的佛家净地,为什么却总让人隔膜而远之?
我迷惘着。肯定还有一个人迷惘着。那是一个尊贵而忧郁的少女,她生而有幸,碰巧有一个父亲叫忽必烈,父亲生而有能,碰巧是元代的一位皇帝。后人只是好奇地回望历史扬起的尘埃,不明白一个高贵的公主,为什么会抛弃金枝玉叶的身份、锦衣玉食的生活、指点江山的权势,而选择黄卷青灯、夜雨秋窗。
她心里必定在寻求着某种东西,不是富贵,不是权势,不是舒适,甚至不是青春、爱情和生命。她隐隐的知道,那是一种宁静,是灵魂的静如秋水和静悄悄的喜悦。 (更多…)
磨砺灵魂
毕胜:李彦宏、雷军和王朔教我的那些事儿 @互联网的那点事
毕胜创业感悟1:你做事情只能对不能错。创业型公司只能是这样,错一点儿风险就很大。
毕胜创业感悟4:以前在百度,我也管过销售,我也跑过用户,像这种把Somebody变成Nobody的事情,不是对我最大的挑战。人如果这点(身段)都拉不下来,你就什么事儿都做不成了。创业其实就是把你置身野外,周围都是一群狼,你饿得三天都没吃饭了,你说老子是亿万富翁,不弄点海参鲍鱼我就不吃,这时候旁边爬出一只老鼠来,你快饿死了,就它了,生吞活剥。这就是一个创业人必须有的素质,你没这点素质就别创业。
毕胜创业感悟5:从百度的职业经理人到乐淘的操盘手,我最大的坎儿就是战略创新。我在百度也算创业,但我是个辅助者,我体会不到老李的全部痛苦。我以前做了错误决定,天塌下来老李扛着,没我事儿。现在天塌下来我扛着了,所以全是我的事儿,在这点上就不太一样。
毕胜创业感悟6:王阳明的书对我影响很大。他说“知行合一”,我学到两样东西:不偷懒,不抱怨。
毕胜创业感悟10:做英雄是很辛苦的,我不做英雄,做事就好了。
人力资源
千金市骨-说求才若渴
【导语】求才若渴,是说要成就“非常之事”,由此老大们就会产生的欲望。从成本的角度看,引入一个人才市盈率的说法,PR=人才的收入/人才的能力;据说股市中,牛市的情况下,市盈率越高,说明行情越好,大家对该股未来的发展看高。战国时,燕国郭隗,为了招募人才,讲了一个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的故事,用人才市盈率来分析,“千金市骨”实际上是一个高昂无比的市盈率,但由此产生的牛市效应,让郭隗通过说服国君后,就拜郭隗为师,还给他优厚的俸禄,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终于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看来,一定高企的“人才市盈率”,还是很有必要的。 (更多…)
人力资源
爱一行,干一行- 首先打破一切常规
【导语】我们通常提倡”干一行,爱一行”,那么不如更加切合实际地”爱一行,干一行”。爱你干得好的事,干好你爱的事;惟有干得好,你才会去爱;惟有爱的深,你才加倍干得好。所以,让兔子去跑,别教猪去唱歌,白费功夫不说,猪也不会高兴。
推荐一本好书《首先打破一切常规》
这是一本管理人和被管理人,乃至社会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读的书。它突破了长久以来习以为常的传统思维,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管理者,而管理的首要就是自身。这种管理,首先要基于对于自身的了解,包括你的思想,身体,金钱,才能,工作,情感,欲望以及构成你生活的各种元素。
《首先,打破一切常规》的核心思想是人本管理和优势理论。就像黎叔说的,”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人才的竞争,这是我们整日从报纸杂志,以及广播电视中耳熟能详的论调,然而,对于人的管理源头何在?这本书突破性地警示我们:传统理念有违人本之处,人本管理第一步是对于人性的尊重和重新认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