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什么,你的生活就会活出什么模样?!!
我们生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的生活必将以我们内心最深处(潜意识)所相信的样子展现出来,
但前提是,
这个“相信”不是空想,
不是妄想,
而是接地气的愿景。
1 方向和努力的区分
常常听到“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这句口诀,但具体选择哪个方向,各有各的说法。不妨用一个很简单很简单的“点技能树”模型[1],来为这类问题给一个回答。
①线性技能树
线性技能树
(想象一下打保龄球,连续得分就是一个最好的线性技能树)
模型只有两点:
首先,点亮尽可能多的技能点;
其次,点亮一个技能,需要一个单位努力。
但是,如果已经点亮了这个技能的“邻居”,就是图里面和这个技能相邻的点,那就可以节省一些努力,比如说0.5个单位。
一个是上面这种线性的树,整个是一条线,1份努力点亮技能1,只有技能2需要的努力减少,其它技能点都还是需要1份努力;
②互联技能树
互联技能树
一个是下面这种互联的树,技能点之间有很多链接,可以跳来跳去。比方说,点了技能4,点1、2、3、5这四个点,需要的努力都减少了。
记住线性/互联的区分,后面会反复用到。
创造性
这两种分别对应什么样的任务呢?粗略地说,第一种更像是循规蹈矩的工作。比方说“匠人精神”里的拉面之神、寿司之神等等,先学煮米饭,然后切工,一步一步来,一步都不能乱。第二种比较接近创造性的工作,比方说管理,战略、沟通、财务、法律等等,很难分出先后,而不同技能之间,连接的方式非常丰富。具体到一项任务,也可以区分两种类型。比如完成一篇经济学研究,一些政策性研究更像第一种,规定动作为主;科斯的那些研究更像第二种,需要连接许多经验。
山河湖海,为你而来
2 方向什么时候比努力重要
在两种类型的任务面前,回答会很不一样。如果要点亮的技能是线性的,环环相扣,那么,现在开始行动就是最好的。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各种打鸡血的手段都可以用上。但是,如果你要面对的任务是互联的,在上路之前,先四处看看找方向是更好的选择。因为,一开始就到处点,不但有可能迷失,还可能走冤枉路。像上面给的图,先点亮4和5明显是最划算的呀。因为这样,点其它6个,付出的努力要少很多。先点123,那亏就吃大了。
所以,为什么普通家庭为孩子选专业,常常会求稳,偏向比较传统的方向,而家境好一些的家庭,在这方面更宽松呢?如果我们把父母的选择,理解成给孩子选择要去点亮的技能树,事情就很好理解了。普通家庭的父母,他们也清楚两种技能树的区别,但也许是各方面限制,他们对那些技能之间互联的方向,了解没有更富裕的家庭深。在第一种类型的行业里竞争,孩子不至于因为信息啥的吃亏,能吃苦就行。此外,还要催着孩子努力,因为这种行业,真是“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富裕一些的家庭就未必要这么选择啦。首先,把孩子送进第一种类型的行业,本身就没啥优势,最多是提前走几步。在第二种行业,优势就大多了。首先,我们常常提到“素质教育”,或者所谓“眼界上的优势”。家境好的家庭,常常比一般的家庭更清楚这里面的“关节”在哪里,所以孩子一上来就会去点4和5,而不会跑去点1、2和3。其次,富裕一些的家庭可以帮孩子提前点亮更多的技能,比如英语、计算机或者跨文化交流等等,这些先发优势,在第二种情况会放得更大。
为啥优势会放得更大呢?因为互联,互联!如果是按部就班,先跑几步很难谈得上什么优势,多付出5单位努力,也就领先5个技能点。但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所以,差距总不至于拉得非常大。挖煤比别人快5倍,也很难因此当上煤老板。但是,如果技能树是互联的,多付出5单位努力,首先点亮1个关键节点,然后就会有许多其它技能,“价格”从1单位变成了0.5。再点亮,再降价。同样是差5单位努力,这时候可能已经差出十几个技能了。这种差距,看起来很不得了了。
3 你的优势和所处的行业决定你的选择
回到个人身上,选择的方法是类似的。大的方向上,首先想想自己有什么优势,对期待的这几个方向了解多少。如果自己没啥优势,入行前也是一头雾水,这个方向又很互联,那就做好受一段时间碾压的准备吧。因为,可能仅仅是只入行几年的前辈,整颗技能树都已经亮到了璀璨的程度。如果这个行业还很依赖家庭给的起跑线,那就更要三思。如果这个方向更多是线性的,那之前自己的劣势,没什么的,最重要的是决心有多少。所谓“吃手艺的饭”,多是如此。
点亮的技能数量影响收入的数量。但是,金融学研究告诉我们,买一个资产除了看收益,还要看风险和流动性。线性技能树的这些行业,行业内的风险比较小。毕竟,大家什么水平,你我都看在眼里,按着前辈留下的经验和计划,一步一步走就好了。而互联行业,行业内就要凶险不少。兴许今天是这个专业的人大占上风,结果行业发展,发现几个难点要其它行业的人才能趟过去,风向一下就变了。因此,如果在乎任务/专业/行业内的这部分风险,线性的结构蛮好。
但是,除了行业内的风险,还有行业间的风险呀。录入员比拼速度可以杀得天昏地暗,用最好的键盘,背最烦的五笔字根,但OCR来了,怎么办呢?一个员工,除了企业倒掉的风险,还要行业被整个抹掉的风险。何况,很循规蹈矩的工作,本身就是计算机大展身手的舞台。因此,如果担心行业间风险,第二类行业更好些。连接的技能一多,再往别的技能包发展也更容易。说到底,在风险这个层面,线性的在内部风险上占优;互联的更能抵御外部风险,流动性也更好。
4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Why?
这个模型还有一些有趣的应用。比方说,“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2]”,更容易出现在第二种行业。因为在第一种情况,更多的努力不会让以后的努力更有效;而第二种情况,以前的努力,能变成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另外就是经济学家Glaeser提到的“专家”和“企业家”的区分[3]。如果技能树是一张大图,每个组分(component)是一条线,专家可以理解为在每个组里点亮尽可能多的点,而企业家占据关键节点,同时在节点连接的几个组分上各学习一点。这和他的区分可以对应起来。
最后,再简单总结一下。首先是看看你要完成的任务,更符合线性/互联哪一种特性;然后看看你更在意收益还是风险,更在意哪一种风险。如果选择了第一种技能树,那唯有一往无前;如果选择了第二种技能树,不妨先左顾右盼一番,然后从关键点开始努力。
我师父说:
究竟我要广学多闻,还是一门深入?
你事先要把这个路搞清楚,
所以这个修行也是一样啊,
一定要把这个路途搞清楚,
把那个地图搞清楚,
就这个路线搞清楚,
那反过来说,
你广学多闻,
最后你一门深入才不会矛盾,
但是原因是我们刚刚开始啊,
我们一广学多闻,
一下我们就乱了,
就自己坐不住。
那你怎么办呢?
必须要听有经验的法师指导,
这是绝对的,
绝对的一个真理。”
摘录来自: “学诚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爱拼才会赢
素质教育 vs 应试教育
由你的阶层决定
说了这么多关于方向和技能树的选择问题,
现在,我们就要面对一个残酷的真相,
对于自己的教育,
甚至于对于孩子的教育,
由你的相信来选择,
你相信你是一个丰富的人,
相信依靠他人才能成功,
你的孩子自然会选择素质教育,
你相信你是一个NB 的人,
相信在自己的世界中远比和他人联接更有乐趣,
你的孩子就当选择应试教育,
这样的世界就是一个有深度的社会,
更是一个包容和有无限可能的社会。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