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DNA——变革与未来 @LaRiver

【导语】媒体的DNA是转自Mobile2.0 的一篇文章,原文:猛击这里→→→

有人说,聊天工具可以改变聊天的内容。这很常见,QQ、微博,都改变了我们说话的方式,尤其是思考的内容。这也是形式影响内容的一个重要改变。那从媒体人眼里来看,这些变与不变,到底都是从何而来,又将从何而去?free hit counters,看下边的文章吧。

媒体的变革与未来

15世纪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促进了西方印刷商向出版商的转型,但出版商生产成本过高,内容必须先于生产,由此产生了由专业人群主导内容的媒体雏形。随后,报纸、收音机、电视等传统媒介技术的出现,依旧延续古登堡时代的媒体运作模式,由一群编辑、记者等专业人群主导内容,大大促进了信息传播。

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很有限,媒体存在的意义也即本质就在于帮助用户更好地感知世界。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所言:媒介是人的延伸。

媒体的DNA

互联网新媒介技术的诞生,也将人类带入全球信息互通的全新时代。而互联网的真正普及,得益于雅虎所开创的开放、免费的门户信息服务。传统媒体的内容,通过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得到了再次“出版”,以更快的速度传播。雅虎所引领的门户时代,在中国也先后出现了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媒体,互联网内容成几何数增长。 (更多…)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来自Google内部人士)@36氪

众所周知,Google是一个工程师文化很浓的企业,甚至可以说这种文化已经深入其企业基因。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几千人的公司,其管理同样非常出色。那么在Google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呢?一些来自Google的前产品经理与工程师在Quora上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由于是Google这样的一个优秀的高科技公司,这些实践经验对于其它科技公司来说也具有参考意义。free hit counters

1、以主人翁的精神对待自己的产品及与产品相关的一切事务

无论你如何分配任务,你都需要对产品的一切负责。这意味着你应该有自己的方法将产品变得完美:管理好你的工程师、检查Bugs以及思考用户的想法。如果你成为一个产品的负责人,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你是第一个去寻找Bug的人、第一个与用户沟通的人以及第一个考虑其是否正确的人。在涉及到产品的运行、团队的打造、用户的回馈等这些事情上,你都应该是第一个人。 (更多…)

一份族谱引发的“家族社交网络”之畅想@ColaChao

百家姓 家族谱一份族谱引发的“家族社交网络”之畅想

free hit counters来源: socialbeta.cn导语

本文介绍与分析了海外两大家族社交网络Geni与myheritage,由此引申作者对国内家族社交网络的现在与面临的阻力的观察。

写在前面的话

春节回家第一次看到了我家的族谱,据说是老家专人耗时三年修订完成。翻开来厚厚几百页,从家族起源到变迁历史,到当前家族分支名录。读罢方才感叹原来祖上人丁兴旺,本固枝荣。只是我辈平日甚少返回老家,以致于对家族的关联族系相当陌生。

前日表哥大婚,宴请宾客之际也成了一场认亲会,父母带我认了一圈从未谋面的远亲远戚,偶然得知有长辈与我在同一城市生活工作,父母自是拜托其多加关照,并不忘叮嘱:出门在外,有个什么事,有自家亲戚在到底还是放心点。我也只好连连允声。

中国是个讲人情,讲关系的国度,那层流淌在骨子里的血缘亲缘关系, 在这个缺乏信仰与信任的人际环境环境中的确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奇怪的是,这几年我们大谈的社交网络,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无形的、广泛的、虚拟的社会关系之上,形成一种以“交友”“互动”为目的,以“兴趣”为枢纽,以“影响力”为价值衡量的关系体系中, 从而衍生出各类“社会化商业模式”。 然而我们却很少看到“家族社会网络”这样一个分支,以及基于家族社会网络所开发的商业应用。

海外“家族社交网络” Family Social Network

在欧美等国家“Family Tree”,“Genealogy”制作软件十分流行,很多家庭都有制作和保存家谱的习惯。

2007年初,由原PayPal的首席运营官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 在美国洛杉矶创办的公司推出了“Geni”- 在线族谱制作网站(Geni.com), 帮助网友创建家族树,并通过邮件邀请亲友添加信息,完善家族资料,并提供家族内照片分享等功能,成为家族社交网络雏形,随后两年时间里斩获三轮总计超过2000万美金的投资。 (更多…)

《垂直攀登:稻盛和夫的生命智慧与经营哲学》@王育琨

作者自序

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我们都是囚徒。

关押我们的牢房,有的有墙,有的无墙。在有墙的牢房里人可能醒着,在无墙的牢房里人可能已沉睡。那无墙的牢房由我们一心追寻的功名利禄—生命堆积物组成。其中既有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社会堆积物,也有语词、概念、理念、理论、逻辑等理性堆积物。这些常常是“人上之人”的标签,占有它们很舒坦。一旦舒坦起来,生命也就被奴役了,堆积物也就成了拘押人最坚固的牢房。free hit counters

当今问题解决的唯一途径是生命意识的觉醒!唤醒中国人心中的巨人!或许这就是撰写《垂直攀登》的动因吧。写作时,我常常被稻盛和夫一个个活生生的细节所打动。我真切意识到,那渗透在细节中的一抹灵明,注定会在不经意之间唤醒人的良知。

稻盛哲学的核心是“敬天爱人”。在敬天爱人的背后有一个原点,即“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不是个判断句,而是个问句。
(更多…)

屏的重要性@魏武挥 (→ ↘↓是且仅是屏而已)

屏

【导语】三屏互动,四屏互动,这里有一个“终极想法”:屏到底重要不重要?有多重要,是否可以被替代?是否存在用户的真正需求被忽视的情况?魏武挥的观点很有新意!

腾讯的联席CTO熊明华最近在提及Q+这个平台时说,Q+下一个发展的重点是电视,然后是车载。在他看来,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恰恰忽略了这两个地方。按照这样的说法,腾讯依靠QQ覆盖电脑,依靠微信覆盖手机,再图谋电视和车载,还真是把一个现代人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四个“屏”,全覆盖了。free hit counters

覆盖屏,也就是覆盖了消费者接触面,覆盖了最重要的渠道,腾讯的方略是没有什么错的。但问题是,如何覆盖渠道是值得讨论的。腾讯的做法,看来是直接将软件(或者叫应用)置入到屏中,但的确还存在另外一个做法,那就是“盒子”。

盒子策略,已经有很多公司尝试过了,但纷纷铩羽而归。最出名的莫过于微软的维纳斯计划和盛大的盒子(后来改称易宝)。盒子的核心理念其实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终端设备去控制屏。在维纳斯计划和盛大易宝中,基本是就是一个“不能移动的”终端设备去控制“一个”屏(电视)。而它们的失败,也正是因为这两点:不能移动、一个屏。

想像一下,你手上有一个可移动可随身携带的小设备,在这个设备中,可以安装各种应用,以取得控制包括电脑屏、电视屏、车载屏在内的若干个屏的效果。这种设备,是不是入口级的?这样的设备,是不是能够起到“全覆盖”的作用? (更多…)

写代码如坐禅:你是哪一类程序员?@图灵社区

一个普通程序员的工作思维写代码如坐禅:你是哪一类程序员?

当编译占用你时间时你会怎么做。不只是编译,即使是在等待任何短暂的计算机操作结束,这段时间你会干些什么?

和你的工作日休息比起来这点时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总的来说它还是能对你的生产率和幸福感感带来巨大帮助的。free hit counters

顺便说一下,这篇文章内容不是只针对开发者和程序的。它对任何使用电脑的聪明人都有效。后面还会附上图片。现在让我们开始吧!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我最近开始在我的工作习惯里使用某种时间管理技巧来提升我的生产率,减小压力,并帮助我的身体和大脑得到休息。我基本上想要在不被打扰的100%注意力集中的一两个小时里工作,然后就是20到30分钟的休息。 (更多…)

程序员编程生产力相差10倍意味着什么?

【导语】刘兰芳讲述的《岳飞传》最让人神往的就是岳王爷的朱仙镇大捷,岳家军赫赫有名的八百破十万。在我们的攻城师团队中,到底有没有以一当十,八百胜十万的可能?在我看来,完全有可能。每每看到一帮兄弟熬夜通宵还没有结果,心里一半是心疼,一半是可气。那还是想办法来锻炼一只精英团队吧。free hit counters

程序员编程生产力相差10倍意味着什么?

在软件工程研究中,被验证得最多的结论就是对于同等经验的两个不同程序员,在效率和质量上可能会有10倍的差距。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差距也适用于团队级别上,也就是说在同一行业内的不同的团队也是如此。 (更多…)

对于创业团队,需要《领导,不要管理》@Mr.Jamie.cc

领导,不要管理

February 21st, 2012 by Jamie原文猛击这里!

通常会出来创业的人,自己都是很厉害的咖 ,虽然不一定是某种大神,但绝对是适应力、执行力、领悟力都很强的角色,什么事情需要被完成,就算先前没学过、没做过,他也会想办法把它弄懂搞定。 但到了某个程度,两、三个人手总是会不够用,到了某种程度,你必须要找更多伙伴,开始建立一个「团队」。free hit counters

这就是事情开始变得刺激的时候,因为你以为你要开始减少coding,然后花时间学「管理」。于是你开始揣摩Steve Jobs,或者是把以前大公司的那一套,拿出来对付你的新员工,但结果总是不如预期。 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因为大公司在做的,是「执行」已知的商业模式。 (更多…)

龙年说乾卦:人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

【导语】龙年的龙抬头,来听听大师是怎么解读龙年乾卦,那些飞龙在天的讲解。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主讲《易经的奥秘》第九集解读

free hit counters

解 读 乾 卦

在《易经的奥秘》系列节目中, 曾仕强教授以几个有代表性的卦象,应该如何学习《易经》曾教授讲的第一个卦,就是乾卦,那么这些爻辞都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又是应该如何学习乾卦,来调整自己的人生呢?让我们继续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来探索《易经的奥秘》第九集——解读乾卦。(画外音)

《易经》的六十四卦代表了宇宙人生的六十四种情境,也告诉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如何应对?在这个系列节目中,曾仕强教授将以几个有代表性的卦象为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易经》?曾仕强教授讲的第一卦,就是乾卦。乾卦的爻辞是: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无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这些话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呢?,我们又应该如何通过学习乾卦,来调整自己的人生呢?让我们继续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来探索《易经的奥秘》第九集——解读乾卦。(画外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