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社交电视】社交电视也让品牌主与消费者的互动得以更加多元。海尼根在2011年欧洲冠军联赛(UEFA Champions League tournament),推出的应用程式Heineken Star Player()成功发挥了双萤幕的行销策略,让足球迷们在电视上观赏足球赛时,也能享受参与比赛的刺激感。球迷一边观看比赛时,可以利用手机上的应用程式,预测比赛进展情形。该应用程式上共有4个按钮:Goal、Saved、Missed、Cleared,球迷可以按下按钮,选择他们认为接下来会发生的事件,如果预测和比赛结果相同,就可获得分数。同时,一边观赏比赛时,应用程式也会丢出问题考验球迷,越快答对,分数就越高。当然,球迷们也可以将预测结果分享给社群网站上的朋友。
以下是台湾动脑杂志关于社交电视的文章:
(2011-11-28)明年7月台湾的无线电视台,将从类比讯号,转向数位讯号,不仅画面更精采,新电视阅听习惯正式浮出抬面。而未来,数位电视收视率调查,会不会也有新的方式?目前有哪些值得观察的工具?
(Brain.com 2011-11-28)前阵子在facebook的涂鸦墙上,出现不少留言像是:「原来,我也有初老的症状?!」、「我也想要一个大仁哥」…等夹杂关于平凡上班族的讨论。原来,大家都在看热门的偶像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与「小资女孩向前冲」。 这令人不禁回想,今年初的「犀利人妻」热潮,和金马奖颁奖典礼等电视节目内容,无论是节目播出时或结束没多久,FB涂鸦墙上都几乎会立即出现大量讨论串。 Yahoo!Mobile与整合行销代理商Razorfish,针对2,000名美国成人所进行的研究指出,94%的人曾在看电视时,用手机或使用某种沟通工具,例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系统、简讯、聊天或社群网站,其中使用智慧型手机者更高达八成。 而美国尼尔森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Media Buzz and TV Ratings」中,更证实了,社群媒体上的讨论程度与电视收视率之间有强烈关联性,尤其12至17岁以及18至34岁较年轻的族群更为明显。又可发现在18到34岁的族群,在节目上档前4周,在社群媒体上的讨论度会增加9%,可转换成实际收视率增加1%。不过,随着节目播出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则越来越弱,线上讨论度必须增加14%,才能转换成收视率上升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