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金融科技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8)》——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出品


《中国艺术金融科技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8)》

【艺观心相】当下缘起有四:一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二是“一带一路”倡议带来新机遇与挑战;三是在“互联网+”“文化+”这一大趋势推动下,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的融合能力在迅速提升;四是越来越重视新技术融合与进步对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与终端进步对新业态的促动作用,推进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智能化能力与水平。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中国艺术金融科技的发展战略地位与作用,已经不断被人们所认知。
技术+金融,现代化的双翼,必然会带动古老的艺术品行业走向现代化。

《中国艺术金融科技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8)》目录
提要二、
前言三、艺术金融科技发展的背景
1.世界艺术金融科技发展的大背景

2.中国艺术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

3.国内区块链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综述

四、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与艺术金融科技
1.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

2.金融科技与艺术金融科技
(更多…)

艺术品上链,激活500万亿?

【艺观心相】
1、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是让艺术品实体映射进入信息网络
2、艺术品身份证——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证书的上链让艺术品映射进入价值网络
艺术品在完成“锁物”、“确权”、“上链”后,获得的艺术品身份证后,艺术品就被唯一锁定,未来在艺术品资产化、证券化、金融化、“价值发现”和司法取证乃至于各种权利和资产的线上交易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技术保障和结论性证据。

艺术品上链,激活500万亿
赵磊、袁学君为到会的首批专家颁发聘书
(更多…)

“中国艺术金融区块链智库”启动——艺术品“上链”

2018年7月22日上午,由中国财经研究院和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共同发起的“中国艺术金融区块链智库”启动大会暨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艺术金融区块链智库”启动-林奥杰受聘首批专家

“中国艺术金融区块链智库”主要任务是开展区块链技术在中国艺术金融进行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学术研究,破解艺术与金融结合的难题,实现艺术与金融的良性循环,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国艺术金融区块链智库”启动-林奥杰受聘首批专家
“中国艺术金融区块链智库”启动-林奥杰受聘首批专家

“中国艺术金融区块链智库”聘任了24名首批专家,他们是目前在我国艺术、金融和大数据、区块链领域有学术成就、重要影响的专家学者(排名不分先后):

赵 磊 袁学君 傅志刚 西 沐

魏传忠 姚建铨 赵林如 王 岽

刘双舟 宁 强 曹振岭 王德恭

李献平 张志兵 戎 兵 史跃峰

叶 宽 岳 峰 黄 隽 潘 超

林奥杰 汪 京 关克宇 高 斌
(更多…)

如何破解区块链“三元悖论”——北斗:数学+物理

【艺观心相】大约30年前,政治上高度互不信任的五个核大国,如何在核禁试条约面前自证清白,苛刻的前提是不允许他国人员与他国设备介入。科学家们最后达成的共识是,在本国的试验场周边布置三个以上地震仪,地震数据与GPS测到的时间与位置数据实时捆绑后去做哈希计算,再用地震波的时空自洽规律识破任意方式的非可信行为。

这个时代的革命强度可能是互联网革命的十倍、百倍。互联网时代只是信息交换的时代,而区块链时代有了价值的交换,我们可以产生数据的市场,每个人拥有自己的数据,然后在交换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价值。这个伟大的时代,我用一句话来描写,就是「 In Math We Trust 」。

我们都理解货币的价值在于共识。那么人类所有的知识当中,哪一个大家最容易达到共识?显然不是经济学,不是法律学,不是政治学,不是化学,不是生物,甚至也不是物理,最容易达到共识的是数学。区块链中,底层是数学,中层是法律,上层是经济行为。社会科学一直找不到根本的数学原理,可能的确是不容易找到,因为很多经济行为建筑在人的不理性上。

到了区块链的时代,最根本的经济行为,就是信任的机制,建立在数学之上。整个生产关系都会被改变,但是它的核心是要有一个基石,就是数学原理。然而,当前的区块链技术难以同时实现“去中介、保安全、高效率”三项目标,被称为遇到“三元悖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运用类似于北斗短信之类的物理学方法,有可能突破这一瓶颈。

通过数学和物理的方法来破解:区块链“三元悖论,且听李幼平院士分解。

(更多…)

林奥杰:区块链视角下的艺术金融身份证——艺术品鉴证备案数字证书

作者:林奥杰(北京艺鉴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检学会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专业委员会高级技术顾问)来源:《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杂志2018-06

摘要:采用区块链技术的艺术品综合服务平台,将艺术品消费场景下人、物、权属、价值发现等关联,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信用初步引入到艺术金融服务平台的价值网络中,有助于艺术家、艺术品爱好者、投资人共同创建新的社会化消费场景和全新社区,从而构建“互联网+科技+艺术”的艺术金融新动能,促进艺术品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关键词:艺术品 区块链 鉴证溯源 价值互联网 物联网权属保护 艺术金融 场景化
(更多…)

林奥杰:区块链能否助推艺术金融新业态?

林奥杰:区块链能否助推艺术金融新业态?艺观心相:艺术品电商平台、艺术品产权交易所是艺术行业中对区块链探索和回应最为积极的领域之一。伴随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场景化交易模式、文交所对于艺术品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不懈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作为ArtFinTech的某种标杆,正在驱动艺术品数字化交易模式的创新,不断呈现出新的业态。

林奥杰:区块链能否助推艺术金融新业态?——艺术资产数字化交易模式初探鉴证(《中国艺术金融》2018-06)

作者:林奥杰(北京艺鉴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检学会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专业委员会高级技术顾问)

来源:《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杂志2018-06
(更多…)

一个对人类友好的“爬虫” requests-html ——没有之一

使用Python开发的同学一定听说过Requsts库,它是一个用于发送HTTP请求获取网页内容的库。我们用Python做基于HTTP协议的接口测试,那么一定会首选Requsts,简单又强大。现在作者Kenneth Reitz 又开发了requests-html 用于做爬虫。HTML Parsing for Humans, 这句话是库作者(kennethreitz)原话, 体现出了这个库的人性化。

requests-html 是基于现有的框架 PyQuery、Requests、lxml、beautifulsoup4等库进行了二次封装,作者将Requests设计的简单强大的优点带到了该项目中。

该项目从3月上线到现在已经8K+的star了!

(更多…)

分析了500多款电商小程序,我发现了爆红的三大规律@刘子丰

2018年01月07日 09:49 刘子丰 →原文

在研究了超过500款脱颖而出的电商小程序后,本文总结出了爆款电商小程序背后的三大亮点,并通过结合小程序第三方开发平台即速应用的部分功能进行划分,剖析第三方平台对于小程序的战略性功能体现。

一、强社交属性,实现裂变式拉新

小程序依托微信而生,而微信是强社交平台。作为依托微信强社交平台而生的小程序,生来即自带天然社交属性。在产品设计上,小程序借助这一优势将常见的分享功能将内容共享延伸成一种新的交易协作模式。分享形式从静态图文链接引入,再转入第三方平台完成消费,继而转化为显而易见的商家动态信息,进一步简化交易过程。

拼多多小程序在双十一期间,DAU近千万,上线半年以来,已经拼出了过亿访问量,依靠的是一种拼团的思维。作为常见的社交电商玩法,借助小程序的强大社交属性与无缝衔接的分享优势,将拼团拉新的价值进一步放大。这边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拼多多的营销痛点:


(更多…)

林奥杰:微信小程序的风口和艺术品电商的未来

微信小程序的风口和艺术品电商的未来

作者:林奥杰

摘要:艺术品作为个人品味最为突出的领域,社交电商具有先天的优势,借助朋友或者品味领袖建立起品味+信任,iArtCloud“艺小云”大数据智能营销平台 ,建立起“真品+品味+个性”的社交电商平台,通过国家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公共服务平台aicpsp.org的认证,让适合的艺术品一步推送到感兴趣用户的微信里,完成欣赏、收藏和购买。

关键词:小程序 社交电商 艺术品 用户画像 智能营销

正文:

从1998年PC互联网到2008年移动互联网再到2016年物联网以及2017年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周期越来越短,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快,移动互联网正面临一个红利消退的困境,如今超级App在头部占据大量的流量,中部长尾的App获取流量越来越难,生存的空间越来越有限。

超级APP集中趋势明显,新APP安装数量下滑[1]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中国移动互联网从2008年到2016年,中间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微信互联网,微信互联网从2011年1月发布,2012年7月公众号上线,至今微信已经发展了6年,而公众号也已经有了5年,而在2017年1月9日微信发布小程序,微信互联网进入了小程序时代。如果把App定位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的话,那么小程序挟微信近10亿用户的优势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小程序革命性的降低了App开发成本以及缩短商业模式验证的周期,降低了用户使用移动应用的成本,缩短了用户使用场景周期的路径。

(更多…)

林奥杰:给艺术品一张身份证,为艺术品保驾护航 ——开启艺术品鉴证的云平台服务(《中国艺术金融》2017-10)

作者:林奥杰(北京艺鉴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检学会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专业委员会、高级技术顾问)
来源:《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杂志2017-10

摘要:基于《中国艺术品资产化研究》(中卷)(西沐,2016)所提出的关于对中国艺术品资产鉴定综合服务体系图的整体设计,以及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会长魏传忠提出的“六位一体”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本文提出构建“互联网+科技+艺术”的艺术品支撑服务体系,给艺术品一张身份证,为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保驾护航。

关键词:艺术品 质量溯源 公共服务平台 云计算 大数据标准体系 艺云融媒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