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业团队,需要《领导,不要管理》@Mr.Jamie.cc

领导,不要管理

February 21st, 2012 by Jamie原文猛击这里!

通常会出来创业的人,自己都是很厉害的咖 ,虽然不一定是某种大神,但绝对是适应力、执行力、领悟力都很强的角色,什么事情需要被完成,就算先前没学过、没做过,他也会想办法把它弄懂搞定。 但到了某个程度,两、三个人手总是会不够用,到了某种程度,你必须要找更多伙伴,开始建立一个「团队」。free hit counters

这就是事情开始变得刺激的时候,因为你以为你要开始减少coding,然后花时间学「管理」。于是你开始揣摩Steve Jobs,或者是把以前大公司的那一套,拿出来对付你的新员工,但结果总是不如预期。 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因为大公司在做的,是「执行」已知的商业模式。 (更多…)

少做点,大成就!

【导语】置身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步伐和方向。我们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事情太多,时间太少。我们只得列出一长串的事务清单,然后以此为奋斗目标,不停地把完成的事项从上面划去。就这样,纷繁俗务便决定了人生方向和生活质量。这就是随波逐流。在如此悲催的忙碌中,如何获得成就,获得人生的自由?

标题中所说的,少做点,其实更多是一种专注,专注于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少就是多!

free hit counters

少做点,大成就!_马克•莱瑟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骑着一匹马狂奔,恰好遇见他的朋友从身边经过,朋友问他:“你去哪儿?”骑者一边疾驰一边扭头高声回答:“我不知道!要问这匹马!”free hit counters

置身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就像故事中那个骑者,被飞速驰骋的野马带着走,无法掌控自己的步伐和方向。我们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事情太多,时间太少。我们只得列出一长串的事务清单,然后以此为奋斗目标,不停地把完成的事项从上面划去。就这样,纷繁俗务便决定了人生方向和生活质量。

为了改变这种失控的状态,你需要换一种方式来度过每一天。你需要“少做一些”的勇气。 (更多…)

亚马逊:科技界最有战略头脑的公司

【导语】正如文中推崇的“亚马逊所做的一切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系统化行为,不像绝大多数公司,当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时,亚马逊不会下意识地利用危机公关立即回应。就像前阵子贝索斯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亚马逊宁愿被人误解,以及忍受暂时的公众非议。这都是为了配合更重要的通盘计划。” 在昨天NGB的会议上,中科大的朱明教授提出的案例看,亚马逊已然成为互联网基础中4个重要的公司,虽然互联网的发展一如左边亚马逊丛林中的原始部落一样,还待继续发展。“王者伐道”,或许这就是亚马逊之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低调的亚马逊吧。free hit counters

亚马逊:科技界最有战略头脑的公司文:Venkatesh Rao

受惠于圣诞假日季的送礼潮,下个月的这个时候,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将会出现年末大卖的情形。如果图书行业分析师麦克·谢智肯(Mike Shatzkin)的话是可信的(我相信他),零售书店的销售额在明年这个时候将会下降10%左右。自从亚马逊(Amazon)推出Kindle以来,实体书店的营收就以每年翻一番的速率迅速下滑,谢智肯写道:

我认识一位书店的老板,他经营得不错,尽管行业整体在下滑,他的书店还是坚持住了。这位老板告诉我,今年到10月份,他书店的销售额下降了5%。这还不算太坏,去年的这个数字是2%,而2009年则是1%,2008年是其创下销售纪录的一年。 (更多…)

执行力来自于QBQ-问题背后的问题

【编者按】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故事,说,美国西点军校入学后的前几个月,只允许说两个词,“YES,SIR。”,要求学生什么,你就要做什么。所以,学生只能说Yes,并坚决地执行。在我们拥有了执行力的勇气-担当后,我们如何才能言行合一?这就是方法问题了,毋宁说QBQ给我们提出了一套执行力的方法论,更是一套自我修炼的问题,如同禅宗大师,对待学生一般,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直到水落石出,花开见佛。在担当中成长,这或许是我们在工作中修行的境界。free hit counters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读书心得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书中写的是:如何提高组织内部成员的个人责任意识。个人责任就是个人力量的实践,是每一位默默领导者日常生活的自我实践。人的意识是企业运行好坏的关键要素。人在认识上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仅靠机械的架构设置或强制措施的制约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绝不可能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

对书中所述的故事,以及作者藉对这些故事所讲的观点还是有点同感的。

工作中每天都会因问题烦恼,焦虑,每天都会听到有的人对问题推诿和逃避问题的千万的理由,每天也会有因问题而产生问题。其实都需要大家静下来反省自己,认识自己,认识问题,是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够,方法有问题。还是问题本身真的那么繁琐、有难度,还是我们自己本身有问题?心态的问题。我认为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没有责任感,没尽到自己的职责。都是在混。到点下班,问题越级越多,都是别人的错,自己又做了什么?

我们现在最需要用智慧去了解自己,用勇气去改变别人,平静接受无法改变的人。

QBQ的终极目标是“行动”。也就是 “执行力”。有行动,但不一定有效果,推诿、抱怨、拖延这三个行动将会让问题变得更糟糕。这三个动作是我们面临问题时最容易遇到的负面思想。这时候,要做的是思考这个让我们有负面思想的问题背后,到底有什么魔力在影响我们,让我们竟然不愿意直面问题,不愿意担当,不愿意负责。不论是QBQ式的修炼,还是各种战略理念、管理方法、生产方式,最终是要“做”出来才算的。所以,一切赢在执行力。 (更多…)

一个静默而又NB的产品经理:腾讯的张小龙是一个什么样的

15年前,张小龙是中国Top10的程序员。

他一个人写代码,完成了Foxmail的头三个版本。free hit counters
Foxmail如此受到欢迎,以至于他不得不外放了语言包,让各种忠实粉丝翻译为十几种语言。
直至今日,Foxmail被收购,QQmail推出,Foxmail的企业用户依然有数百万。

在被腾讯收购之后,Foxmail开始了艰难的转变,从客户端转变为Web产品。
一开始非常不顺利,最早的版本类似Web上的巨无霸,几乎无法操作。
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客户端产品经理到Web产品经理,
张小龙度过了极为孤独的三年时光。
三年后,他完成了第一次变形。
QQmail被腾讯内部称为“七星级产品”。
人们经常用一个例子来说明QQmail在产品体验上的细腻入微:
如果你在邮件正文里提到“附件”,而你在发送时并没有粘贴任何附件,
那么系统会立即提醒:您是否忘了加上附件。
这一体验现在Gmail也有了。

QQmail的成功,却让张小龙感觉到焦灼。 (更多…)

技术是为了表达情绪的存在 《海洋》雅克·贝汉

【导语】 “技术是为了表达情绪而存在的。”雅克·贝汉曾经这么说。为他这句话作出佐证的,是《海洋》中出现的大量动物的目光。“我们的镜头总是在捕捉动物的目光,不管是很小的鱼,还是很大的鱼,我都会去捕捉它们的眼神。”雅克·克鲁佐这样表示,这正是最新拍摄技术和器材对于《海洋》的最大意义所在,也是影片情感张力的重要来源。人究竟应该如何保护海洋、保护海洋动物?看着这些注视着我们的目光,胜过千言万语。

《海洋》一个镜头竟等3年 新技术成就_文汇报

7年、5亿元人民币、12个摄制组、70艘船、全世界50个拍摄点、超过100个物种……所有这些数字加起来,就是上周五开始在国内公映的今年法国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得主《海洋》。free hit counters

(更多…)

领导给我上的三堂课——928公司551项目反思会上的发言

【导语】这是928公司551项目反思会上的发言,作为一个团队一员,通过这个项目的漫长而又一波三折的过程,让我对领导给我上的“赢”的三堂课有了总结和重新认知的机会,那就是,我们要在承担中成长。

551项目对我们团队来说,是一个从挫折走向成功的过程;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场教育意义巨大的现实一课。这一课,我们要真正学到领导成就我们的精神,也不枉公司替我们付出的学费。free hit counters

在座的各位,都是公司的精英,骨干,或许有人听过领导给大家讲过的一句话:你们有多大的能力,才能做多大的项目,你有50万项目的能力,就做50万的项目,有500万的能力,就做500万的项目,有没有人有5000万项目的能力?你们有多大必胜的信心,才敢做多大的事情。首先是你们有没有赢的信心。 (更多…)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周鸿祎

【导语】无论你是不是喜欢周鸿祎,无论是不是人说他是流氓会武功,谁都挡不住,流氓有文化,就能霸天下。360是一个好产品,哪怕是照抄Chrome做的360极速浏览器,其中一些微创新做下来,目前个人也认为比原生的系统更适合中国人使用。听听周教主怎么说的吧。

现在,互联网公司里开始重视产品经理了,这是一个好事。以前互联网谈融资,谈商业模式,谈战略,很少有谈产品的,因为产品可以从国外抄,谁下手快谁就能获得先发优势。现在,互联网里的资本已经不成问题,抄袭速度都一样快了。这个时候,互联网比拼的就是谁能更好的理解用户需求,比谁能做出比别人更好的产品。此时,产品经理的作用至关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或者说,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原文: zhouhongyi.blog.techweb.com.cn
free hit counters

一个产品没做好,原因可能很多,比如说功能做得太多,或者定位不清楚。这些原因都容易看出来,给产品经理指出来。但是,原因背后的原因如果找不到,产品经理就会犯同样的错误,那也意味着根本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必须在心里要有一个“大我”和一个“小我”,可能你要经历这两个过程的磨练,才能找到原因背后的原因。 (更多…)

高明的问题成就高明的领导

【导语】问对问题,做对事。核心还是讲究的是沟通效率。一个领导花了半天和你在一起沟通,如果是偶尔,说明是兴致,如果是三天,那就是刘备遇到诸葛亮,如果天天如此,那即是坐茶馆了。这个公司也就活不下去了。沟通效率很重要,问对问题很重要!free hit counters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不要自找麻烦。

. 干吗那么认真,我就挣那么点儿!

如果在你的组织内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可以肯定地说,该组织没有建立一种提问型的文化。在这样的组织里,信息都被个人“囤积”起来,互不流通,每个人都埋头做自己分内的事情,没有人愿意承担风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