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和程序员的“贪、嗔、痴”

昨天和部门的小兄弟询问,看了A系统的感受。两个刚毕业的孩子一愣,不就是干活吗,怎么还会有感受。刚好前两天对“码农和程序员”的知乎问题感兴趣,回答了一下,于是乎就和这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聊了聊。看一个系统,有没有感觉,一定是有的,只是我们的理工学生都忘了自己的感觉是什么。
在部门的培训中,让大家说一下对某个事项的评价,10个人里,充其量有一两个能说 我是高兴的,喜欢的,或者很SB的。其他的都是在分析。不是说分析不好,一分析对于这个结果达成的渴望就被放弃了。那么做与不做,都是领导给派的活,和自己的关系就不知道了。这不就是码农吗。曾经,我开始自己写代码的时候,觉得 程序员太棒了,可以用简单的方法,用电脑把人能够想到还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都做出来,那个时候,在状态栏里弄出一个活动的图标就是一种幸福。看到做的优秀的系统,不一定很花哨,但是用起来很贴心,比如有限元里用的快速成熟法,成熟一个单元节点就出一个,有点人参果的感觉。头一次用mindjet这个产品,用起来是一种享受。
现在越发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事物和心性的融合。事物只是一个结果,心性无非 愿意 和 不愿意,以及在这两者中的纠结、拧巴。换成一个专业名词:贪嗔痴。做一个好程序员,需要贪,贪图那些美好的,柔顺的感觉。需要嗔,要痛恨bug,痛恨随手定义的变量,最近评审一段8年前的C代码,只能用崩溃来形容。需要痴,是 投入后的 痴迷,而非 不知道该不该干的拧巴和纠结。心外无物,一个好程序员,就是那个用心去绘制和驱动世界的人,创造一个完美的极乐世界,这才是完美程序员的梦想。free hit counters

2013移动开发者大会参会见闻与遐思

大数据与认知科学的结合,抓住了大数据的本质,让数据和人的关系建立起来,是思维面向数字世界的窗口盲人曹军先生的梦想,让盲人们透过耳朵听闻和联系世界,是不是有阿那律不用眼睛可以来看,他眼睛瞎了,但是他可什么东西都可以看得见的感受啊

移动互联网,让互联网开始变成人的一个感知器官,这是一个好的开始free hit counters

(更多…)

功夫教练:李小龙参透了什么?Don’t think, feel……(不要思考,去感觉……)

【导语】上午听到新闻,15年来,环境温度并未像想象中的那样全球变暖,某个机构要召开发布会来解释为什么没有全球变暖。不禁联想到历史上很多的铺排和预测,刚好就看到这篇关于功夫大师-李小龙的访谈,虽然是今人的解读,也不禁对于当下重要的命题:人性的变迁何去何从。有一个清晰的铺排,那就是李小龙在功夫上的铺排,让功夫从竞技层面上升到文化和哲学层面,从而完成了 明星 到大师的转换。那我们来看看吧。free hit counters

小龙参透了什么?——李小龙半虚拟访谈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提问/王大骐 代答/史旭光 日期:2013-08-02

本刊记者和李小龙研究者,借当年的日记书信和访谈,来谈谈李小龙的精神世界

《龙争虎斗》剧照

身为人子的李小龙

人物周刊:你是浑然天成,还是通过后天修炼而成现在的样子?换句话说,你相信每个人一出生就是具足的吗?

李小龙:所有说别人是天才的人,都是对自己才华的蔑视和对自己潜力的忽视我并非先天就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琳达如此说我,“他在自我梦想实现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最大天赋就是他的聪明才智与强烈的求知欲(二者强强结合,缺一不可)忘我投入与坚忍不拔(即使面对阻力也坚定不移)、全神贯注(关注结果的同时享受过程的乐趣)”我认同她这个观点,或许具备了这些,就能成为所谓的天才。 (更多…)

简单,可依赖——就是这个味儿!

彦宏在91 内部全员会上讲话:收购是因为趣味相投

http://www.techweb.com.cn 2013.8.15 11:53 中国企业家网 ( 6 条评论 )

8月14日消息,腾讯科技多方获悉,百度CEO李彦宏今日携高管在91召开内部全员大会,宣布百度与网龙已签署收购协议,李彦宏还透露,91和百度达成意向所花时间很短,接下去一个多月为业务交接期,希望双方在协作上能做得更好free hit counters

根据签署的并购协议,正式签约后如一切进展顺利,该交易预计在2013年第四季度完成,91无线将成百度全资附属公司,并继续在其当前管理团队领导下作为独立公司运营

另据91无线人士透露,百度昨晚正式完成对91无线的收购,但其并未透露原91无线高管去留问题此前,网龙集团董事长刘德建在公司内网发表了一封题为《另一个旅程——DJ致91同学的一封信》的内部信,透露91无线并入百度已成定局

刘德建信中透露,依据双方的约定,91无线所有业务相关人员将于合同正式生效后加入百度这意味着91无线CEO、网龙公司CFO胡泽民很有可能将加入百度(更多…)

每天四件事找出革命好点子@BW

爱因斯坦

这些人是一群疯子──不适应者、叛逆者、麻烦制造者……,他们对规则毫无兴趣,对现状一无尊敬……,我们却认为他们是天才,因为唯有疯狂到自认为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真的改变了世界。」free hit counters

一九九七年,重返苹果电脑的贾伯斯为新产品iMac所拍的广告「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同时交错出现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毕卡索(Picasso)、希区考克(Alfred Hitchcock)等人的黑白画面。这段旁白影射的不仅是贾伯斯自己,也是我们心中对于「创意人」的形象。

1、用一五%工作时间不务正业

创新真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吗?

其实任何点子在创意人的脑海里,都经历长时间的酝酿与累积,而促发创新的几个原则,却是任何人都能够实践的。

二○一○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出现近四十年来最年轻得主──三十六岁的诺佛谢洛夫(KS Novoselov)。让他摘下科学界最高桂冠的,并非工作中兢兢业业的实验计画,而是为了「乐趣」而进行的「星期五黄昏实验」。

他每周预留星期五傍晚,给予自己时间探索各种「疯狂」的实验,就在短短一年的时间,用胶带一层层撕出矽的代替物石墨烯而获奖。 (更多…)